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作為新能源汽車最為重要核心部件,我市動力電池產能達到70Gwh,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我市相繼引進比亞迪、瑞浦蘭鈞、偉明盛青等項目,高水平打造從高冰鎳精煉—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電芯及pack—動力電池—電池回收利用的動力電池產業鏈閉環,并涌現出一批與動力電池相關聯高成長企業。如泰順的納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汽車發動機熱管理系統領域的研究,具備全國最領先的動力電池熱管理實驗能力;瑞浦蘭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問頂320Ah儲能電池獲得全市新材料產業2024年度十大創新成果……
作為沿海城市,我市以海上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迎來規模化發展高峰,這為儲能市場帶來了極大的發展空間,也為動力電池上下游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金橋銅業公司聚焦新能源儲能動力電池,研發新能源特種銅片,這些細如發絲的銅線進入儲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能源領域,成為國內軌道交通和主要新能源汽車的合作商;格林美攜手偉明環保、永青科技投資打造溫州新能源電池材料低碳產業園,引進一批電池材料、成品電池、應用產品及其配套產品企業,實現產業齊聚。
動力電池的上下游,一般可分為30個左右環節。上游是鈷、鎳、錳、鋰等金屬原料及其化合物和相關設備;中游主要有四大關鍵主材料(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和各類輔材(導電劑、添加劑、鋁箔、銅箔等);下游是鋰電池生產企業,通過產業鏈中游獲得的中間產品加工成電芯,模組,最后形成鋰電池組。在龍頭企業帶動下,目前,我市動力電池上下游30個環節大體上已經有27個環節已經布局或者正在落地,經過多年培育,我市電力電池產業領域形成龍頭企業招引多和產業鏈條全等特點。
根據相關規劃,未來以鋰電池為代表的動力電池產業納入“415”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體系加以培育,組織實施產業鏈協同創新,加快推進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全面提升動力電池產業核心競爭力。
——信息來自:溫州日報